•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5-83759305
越是艰险越向前——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鲍倡俊
时间:2020-03-04  作者:yfyxh  来源:  点击:次   字号:[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所长鲍倡俊临危受命,担起 " 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 " 防控组组长的大梁。这位 24 小时连轴转的抗疫 " 超人 ",不断前瞻性地提出抗疫对策,多次被省级国家级主管部门采纳。

临危受命,指挥部里过春节

从疫情暴发至今,鲍倡俊全天候 24 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时手机一天充 4 次电仍不够用。同事许可说,鲍所就像一台永不知疲惫的机器,不是出差,就是开会,或者在处置疫情点的路上。经常半夜接到应急电话,他拎起包就走。

南通、无锡、扬州、常州 …… 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坚守在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岗,哪里有疫情,他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指导当地防治要点后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最忙的一次他下午从南京出发去南通市,解决当地流调问题后又直接奔赴无锡市,与一线防控人员布防工作后立即返宁,凌晨两点才到南京。略微休息了几小时后,第二天一早他又继续投入工作。

" 从年二十八离开家,除回家取换洗衣服回过一次家外,再也没见过他影子。" 鲍倡俊的爱人说,刚开始还问问他啥时候回家,提醒他别忘记吃降压药,可他根本没时间回,后来干脆也不问了。儿子在外学习,难得放假回来,本想利用假期回来好好和爸爸聚聚,但现在只能利用送水果的时间短暂的和爸爸见上一面。

蓬乱的花白发、充满血丝的眼睛、永远消不掉的黑眼圈成为他抗疫时的标配造型,就连春节和元宵节都是在总指挥部度过的。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在工作上。研判疫情走势、制定防控技术指南和方案、给政府控制疫情提供决策等等,他和同事们通宵达旦已成为常态。

防疫战场,处处有他身影

作为有着多年疫情处置经验的急传专家,这些年来流感、禽流感、非典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早在 2003 年非典疫情暴发期间,他就作为急性传染病防控专家带领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时间紧,疫情重,他和团队成员每天都深入医院、社区、学校进行排查工作,起早贪黑,连续数周高强度的工作导致他突发急性阑尾炎,他捂着肚子忍着疼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下来,甚至腰都直不起来。同事们看他强忍疼痛劝他休息,而他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他咬着牙说:" 关键时候我哪能休息,咬紧牙关也要上。"

2015 年 1 月,禽流感疫情出现,为了研究野生鸟类是否携带 H7N9 禽流感病毒,及其是否与禽流感发生有关,他带领团队深入沼泽地进行采样。深冬时分,温度降到了零下 5 度,寒风凛冽,为了工作方便,他只能穿着单衣和连体雨衣进行采样,踩入冰冷的沼泽脚底如同刀割一般,双手更是冻得难以动弹。数小时的采样之后,他的手脚都冻得通红、满是深深的裂口。他对同事们说:" 再苦再难的工作也要有人做,我们不上谁来上?"

最强大脑,指导科学防控

江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鲍倡俊的工作就更忙碌了,他第一时间解读最新防控方案、了解并分析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规律,指导相关人员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和疫情形势研判,形成评估报告并提出防控建议,为省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 月初的一天晚上 9 点多,两个传染来源不明的病人资料摆上了鲍倡俊的案头。患病的两人关系是外甥和舅妈,舅妈一直生活在本地,活动范围有限,身体有基础性疾病,曾去江都看病。外甥为销售人员,但在去年 11 月就已从武汉返回当地。为了切实查清传染源头,避免传染范围进一步扩大,鲍倡俊前前后后忙碌了两天,对病人案例做了详尽调查,全面排查患者接触人员后,最终确认外甥是与邻居打牌时被感染。

随着输入病例的增多,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大,鲍倡俊再次提出,要落实基层社区的防控责任,进一步强调和落实关闭人群聚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如公共浴室、老年活动室、麻将馆这一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聚集性疫情。加强对于重点地区和人群的保护。对住院病毒性肺炎病例进行病原筛查。科学决策、研判,为打赢这场抗 " 疫 " 赢得了时间。

精准施策,党员就要冲在前

如何调查密切接触者?如何采样?如何送样?…… 防疫战打响后,面对这种新型疾病,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的问题,千头万绪,这些问题都要鲍倡俊来回答。

今年 1 月月底,一位老太太来医院看病,检查发现血液中白细胞偏高,但肺部无异常,初步排除了患新冠肺炎的可能。2 月 6 日晚间,老太太再次就医,DR 后发现肺部有变化,白细胞降低。经调查,疑似就诊当晚挂水时感染,老太太挂水时旁边急诊留观病房中当天早上有确诊患者。鲍倡俊得知这一病例后,当机立断,认为病情有进一步传染的可能,立刻安排再次排查,果然发现有人感染。

他的电话就是一部 24 小时疫情热线,随时接到来自全省各级各地的咨询电话,大到协调解决基层检测试剂、小到采样器材和个人防护设备不足、疑难标本送检等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忙得一刻也停不下来的 " 陀螺 "。" 疫情来临时,人人都不是局外人,越是困难的地方,公共人员越是责无旁贷;越是危险的地方,共产党员就越要冲在最前方!" 鲍倡俊说,确实累,大家都很累,但同胞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既是好专家,也是好科普宣传员

当疫情发生社会急缺专业信息、民众诸多问题得不到解答的时候,他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电视、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及时向公众传达正确的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准确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宣教工作,为社会大众提供可靠的防控措施。

如对疫情防控工作中发现的实际案例进行及时精准的剖析,发现一起聚集性疫情是由于病人发病前从疫情高发区归来未能做好居家隔离反而参加社区聚会打麻将,最终发病后导致多名牌友感染这一问题的实质所在,及时通过媒体予以发布,并提醒公众在疫情防控期间不要聚会。

个人资料

鲍倡俊,男,汉族,1970 年 12 月出生,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所长,江苏省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省 "333" 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和江苏省 " 科教强卫 " 工程医学重点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从业以来,他作为中坚力量,及时有效应对江苏范围内的多起重大传染病疫情。